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

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ABC说法正确,D说法不正确,因为“海禁”政策实施是在明清时期,时间不符。
点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专题史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四大发明、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书画的基本特征、文学发展趋势、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色;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非选择题,但分数不大;从命题趋势看,高考将着眼于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注重从通史的角度考查科技及文化的相关史实。
举一反三
世界上第一部将力学原理与机械技术合而为一的著作——《奇器图说》诞生于中国,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以下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该书全面介绍了由力学概念和数学分析所构成的力学理论体系
B.中国学者因为翻译该书而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C.后来的中国学者不断对该书进行了删改、乃至贬斥
D.该书的机械制造技术在清朝康熙帝时期得到了很大应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
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D.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大发明”,其中有一现象发人深思:在这二十四项发明中,有四项出自史前、三项出自夏至春秋、七项出自战国秦汉时期,其他十项分属中古和近古,其中唐代两项,宋代六项,元明各一项,至清代便再也未出现任何原创性重大发明。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原创力在战国秦汉时期时达到巅峰状态
B.唐代仍具盛世气象,宋代承前朝遗泽、经济发达,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C.元明已呈衰颓之象,有清一代虽号称有“康乾之治”,却昧于世界大势,不思进取亦无能进取,致酿成国弱民贫的百年落后局面
D.以上现象不一定与所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联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