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1979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
(4)综上所述,从先进的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启示主要有哪些?(2分)
答案

(1)事件:鸦片战争(1分)影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分)
(2)有利条件: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对经济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对思想近代化的贡献: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1分)对生活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1分)
(3)变化: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分)
(4)启示:实现民族独立、发展社会经济、关注民生。(答到2点即可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击碎了清朝统治者的迷梦,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历程。第二小问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2)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的有利条件实际上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概括回答。
(3)从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4)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发展经济的同时需关注民生等等。
点评:2012年11月15日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举一反三
第二资鸦片战争前,外国商品没有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在于(   ) 
A.开放口岸太少B.中国人不习惯用洋货
C.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
C.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
D.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