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中世纪”是指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进程;同时,伴随着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传入,中国的半封建化日益明显。以鸦片战争为界,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所以,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故选A。BCD项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并非开始。
点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被轰出了中世纪,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
举一反三
下面哪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
A.割占中国领土B.保护鸦片贸易C.打开中国市场D.赔款2 100万银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由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D.外交主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83年,一法国商人为买丝绸同一中国商人发生矛盾,失手将中国商人打死,此法国商人应受什么人审判(  )
A.英国领事B.中国法院C.法国法院D.法国领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图1鸦片战争       图2中日甲午战争      图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幅地图,写出战争最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三个条约名称。(3分)
       图1:          图2:         图3:                                
(2)三次侵华战争分别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从上述三图反映的战争中,概括表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分)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主要原因?(1分)
(4)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哪一次反侵略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1分)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并简述其胜利的国际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