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D.外国侵略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D.外国侵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打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答案
B
解析
题目要求的是“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本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要而迫切侵略中国,B正确,A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C不符合第一次鸦片战争D不是实质。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1895—1913
463
90801
41%
136
103153
46%
 
材料二 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8
梁启超
《时务报》
1898
严复
《国闻报》
1903
章炳麟
《苏报》
1905
孙中山
《民报》
 
材料三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位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表反映的两种企业在两个时段的发展趋势如何。(4分)简析1872——1894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1895——1913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2分)这种政治局面说明社会发展的主要状况是什么?(4分)
(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发展方向,(4分)并分析其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都有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马关条约》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4分)
材料三   1896年春,谭嗣同在《有感》一诗中写道:“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谭嗣同发出“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怆感慨与哪一年战争有关?它给中国带来了最重要的危害是什么?(2分 )

(3)依据以上这幅地图,这次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请写出它的内容?(5分)

(4)材料五的图片反映了国共合作的事实,分析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以下特权中,明显是通过这一条款获得的是: (   )
A.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B.在中国设立了租界
C.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D.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图片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分)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6分)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吗?(2分)
(4)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历程,你读后会有哪些感慨?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