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千年变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来源:
19世纪中期,中国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千年变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
(1)近代中华民族“遭遇的极大困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简要概括19世纪中华民族两次反思的实践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2)第一次掀起以学习西方技术为核心的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次掀起旨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举一反三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人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恃,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雌,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应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机遇、调整策略,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他们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
——摘编自《新全球史》 |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分别面临怎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两国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两国在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材料三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时第三国。 |
——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
(2)材料反映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怎样的国际形势下签订的?其内容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
[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