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图1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图2  1945年8月  中国南京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图1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图2  1945年8月  中国南京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012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7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图2  1945年8月  中国南京
(1)图l: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主要原因:图l: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①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 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1)“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2)“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3)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
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