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年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B.索取的赔款额不断增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年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B.索取的赔款额不断增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年代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B.索取的赔款额不断增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列强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中日两国政府为了克服不时干扰双边关系的历史问题,2006年起开展共同研究计划,各自派出10名历史学家,一起研究两千年来的中日关系。2010年1月30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在北京公布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日学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所接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图17为出版于某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最醒目的是图画新闻“战争后旅顺的惨状”,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赫然纸上,让人怵目惊心。
材料三:西方学者写的《菊花与刀》,它认为日本文化“知耻而不知有罪感”,形成了日本的耻感文化。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
材料四: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我们作为国会议员,必须放弃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不同观点,吸取教训,协助建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社会。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材料五: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小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5分)
小题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报道的是中日的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何日本军队在战争中对平民如此残忍地大开***戒?(5分)
小题3:日本报纸《时事新报》的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2分)
小题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日本众议院1995年6月9日的《终战决议》为什么是错误的?(4分) 
小题5: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鸿章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环境所迫,无可奈何”。这一说法
①有自我辩解的成分               ②隐含了一些苦衷
③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对签约的影响    ④认为自己签约有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现象得以改变应该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B.太平天国运动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中推动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作用最大的是  
A割让台湾            B巨额赔偿            C开放通商口岸         D办厂特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