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答案

解析
由檄文中痛感台湾割失、痛斥李鸿章等卖国可知应是发表在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举一反三
读图6,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作为外国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其主要目的是
A.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开辟外国租界
C.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的反帝斗争
D.扩大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范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08长沙一中12月) 19世纪末,德国强占胶州湾加剧了中国人的危机感,由此引发了“扶清灭洋”和“维新变法”两种救国方案。这两种救国方案的根本差别在于(   )
A.首要目的B.发展前途C.对外观念D.对清政府的态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唐山一模)近代史上,曾两度攻陷北京的外国列强有(   )
A.英法美B.美日俄C.英美日D.英法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