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指出:“刘少奇同志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提出许多指导意见,大力倡导试办托拉斯,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改革物资管理流通体制,这些重要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
材料三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他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请回答:
(1)材料一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哪些理念与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相吻合?孙中山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两种教育制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由、民主、均富。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农)半读学校同时存在的学校教育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国家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才和劳动力;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多。“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指导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同时,对构筑学习型社会有重大意义。
(3)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一定时期的教育思想(或制度)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
材料二 众所周知,1900年至1911年期间,上海连续演绎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政治剧,比如爱国学社、张园国会、苏报案、民立报,还有同盟会中部总会等等,这些剧目均具有全国影响和重大意义。——廖大伟《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
材料三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l)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得票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增添两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两个城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会有人选择上海代表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光复会
题型:广东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颂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1)孙中山对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两场革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1)下面是某班同学制作的这两场革命相关内容的展板,请你补全其中空缺的部分。展板一
展板二
这两次革命都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并通过。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段文献引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引文:
第一章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一章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言论、集会……各项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文: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请你根据引文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根据这一宪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部宪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

A、

B、

C、

D、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