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哈尔滨第六中学的前身是从德女子中学。1924年,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朱雅志、付润成等人募集经费,准备振兴国民教育。他们找到了哈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哈尔滨第六中学的前身是从德女子中学。1924年,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朱雅志、付润成等人募集经费,准备振兴国民教育。他们找到了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的市政管理局,局长马忠骏非常支持这一“爱国举动”,他的夫人刘秀颖女士思想前卫,希望妇女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对兴办女子学校满腔热情,积极奔走。闻听要筹建“女中”,时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庆澜大力协助,他对担任哈尔滨自治临时委员会的委员长傅润成讲:要办成一所有影响的学校。为建女生学校,朱雅志等人设立了董事会,傅润成任董事长,刘秀颖是董事会的校董。当时人们习惯把从德女子中学称为“女中”。 女中创立于1924年9月,校址在道里西十三道街路北,中央大街与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的中间(在现道里区哈尔滨铁路五中处),是一所初级中学。女中初创时学生达到40余人。学生年龄从十岁至十五六岁不等,按年龄分作3个班级。 女中当时的课程设置有国文、美术、英语、体育、公民教育、商科。校歌是“从德兮,松江滨,广厦宏开,气象新,学子莘莘,先生谆谆。莫道女儿身,亦是国家民,养成了勤朴敏捷高尚德,方为一个完全人。”女中初创时的校训是“诚敬勤朴整洁贞顺”。当时女学生在校生变数非常大,不少学生不到毕业就中途退学,多是回家结婚而终止了学业。 女中毕业的学生多从事教师工作,这一时期培养出了日后有“30年代文学洛神”之美誉的萧红。还有女中的“五虎将”——上世纪30年代的最红体育明星,她们是孙桂云、刘静贞、吴梅仙、萧淑苓、王渊……依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历史,就从德女子中学的办学宗旨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
要求观点明确,符合材料提供的信息(3分);论证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史实(8分,政治、文化各3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开放性设问,没有唯一标准答案,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首先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改观点必须紧扣从德女子中学的办学宗旨;其次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历史来分析,注意联系这一阶段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文化运动等,来说明这一宗旨即可,注意论证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实,进行多角度说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
举一反三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
|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中的“先行者”是 |
自1925年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各地为纪念他相继以“中山”命名公园。截至2006年6月,中国已有41家(其中台湾10家,澳门1家),日本1家,加拿大1家,共43家。为纪念一人而命名几十家公园全球也只此一份。对此现象解释准确且组合完整的是 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敬重 ②人们对其天下为公、与时俱进等精神品质的尊敬 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直到今天都始终具普世价值 ④以孙中山先生冠名公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8分)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6分)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