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重大历史事件放到一起分析比较,前两个都是政治运动而不属于文化领域,A项表述不符。同样,C项表述的是经济领域的变化,与题干前两个事件的政治性质也不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D项描述不符,所以答案为B。
举一反三
(10分)一个地名的命名或其变更并非单纯来自偶然或者不自觉的语言因素,更多的是历史的折射与反应。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城市众多,但是城市的路名有很多相同之处,如红旗路、解放路、三民路、中山路等。
(1)你认为材料中哪些路名可能会被当今中国大陆与台湾共同使用?(2分)分别说明大陆与台湾使用这些路名的理由。(2分)
(2)你认为材料中的路名最适合大陆哪些城市使用?请分别说明理由。(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
中国
日本
相差年数
事项

事项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边20世纪初期的一幅画,下列各项符合该画主题的是  
A.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B.甲午战争使清朝统治崩溃
C.列强兴起瓜分中国狂潮D.武昌起义使清朝统治崩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
次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愚昧走向科学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专制走向共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所示国旗使用时期是(  )
A.清政府时期
B.湖北军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