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类似事项中国日本相差年数事项年事项年开办外语学校购买轮船设立工场开设电信设备派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类似事项中国日本相差年数事项年事项年开办外语学校购买轮船设立工场开设电信设备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
中国
日本
相差年数
事项

事项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答案
相同点:
①经济近代化开始时间、开启模式大体相同。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3分)
原因:都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西方半殖民地;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本国改革势力的推动。(3分)
②文化教育近代化开始时间相同,两国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创办近代学校与派遣留学生,开始文化教育近代化。(3分)
原因: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西方教育的影响(3分)
不同点:
①工业近代化结果不同:日本基本从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3分)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3分)
②教育改革结果不同:日本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中国最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3分)
原因: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旧官僚与资产阶级改革家);经济基础不同;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以儒学为根本,排斥西方科技教育)(3分)
③政治近代化时间不同: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相差20年以上,更有甚者达50年以上。(3分)
原因:清政府一直在维持传统的封建统治机构,而明治政府却是在废弃幕府统治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日本商品经济发展新的阶层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阻碍民主政治的建立;而日本传统文化没有沉重负担,易于学习外来文化,所以走得较快。(3分)
④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同时进行;中国则是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一步一步缓慢推进的。(3分)
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势力根深蒂固,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与改革力量强弱不同;传统文化对外来文明态度不同;国际环境不同。(3分)
⑤中国近代化整体程度落后于日本,经济与教育起步差距较小,政治差距巨大;实施的结果整体差距巨大。(3分)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封建制度的强大程度不同;领导者的决心、素质目的不同;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与获取信息、解读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表格主要是纵向分析每个比较项,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异同点。相同点可以从近代化的模式式、时间方面分析归纳,结合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原因;不同点则可以从近代化的进程与结果等方面分析归纳,及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
举一反三
观察下边20世纪初期的一幅画,下列各项符合该画主题的是  
A.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B.甲午战争使清朝统治崩溃
C.列强兴起瓜分中国狂潮D.武昌起义使清朝统治崩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
次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愚昧走向科学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专制走向共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所示国旗使用时期是(  )
A.清政府时期
B.湖北军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最能反映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世界霸主,科技腾飞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