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图片: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

阅读下列材料图片: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图片: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如下图所示)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06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07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5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图2

图3
(1)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提示: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国际交往中代表了一个国家。进入20世纪后,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歌也几度易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是:“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首国歌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追赶世界潮流,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人民发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声。
材料三 1949年9月25日,***、***出面召开了一次协商国旗、国歌等问题的座谈会。会上,有人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修改一下歌词;有人认为可暂用作国歌;有人则认为应该完整地保留作为国歌。最终,大家觉得完整保留为好。
请回答:
(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试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当时所呈现的新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发出这一呼声的原因。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原封不动地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时代,你怎样理解“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破除传统陋习方面的两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取代清朝的国旗——龙旗。其主要意图是

[     ]

A.建立公民社会
B.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满族统治
D.实行分权制衡
判断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其主要理由不包括

[     ]

A.革命派在政权内占有大多数
B.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C.颁布了反封建的法令措施
D.政府不向帝国主义妥协
图9中的场景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从台北出发,先后到达祖国大陆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国共两党最高***的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并发表了“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的新闻公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图9 和平之旅
(1)请写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巩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颁布了《临时约法》。指出《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3)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简述这场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图10 长城抗战
(4)结合材料三扼要指出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第二次国共合作有何成果?从七十多年来的国共两党关系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