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阅读下列材料: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坚无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孙翠萍《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联系》(2003年6月9日《河北日报》)
材料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中央红军渡过的三条主要大河及战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的红军长征精神,试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红军长征的具体原因
(4)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

(1)①渡过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远远抛在湘西。②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③渡过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④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与陕北红军会师。
(2)革命乐观主义——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
革命英雄主义——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
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在遵义会议上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3)原因:①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③反“围剿”时实行冒险主义方针,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坚固阵地。
(4)一、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保留了党和红军的精华,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三、长征途中,中共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火种。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材料和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第一问,要正确回答出三条河流,就必须看清图片。第二问要注意结合史实说明,切忌只写长征精神而不写反映长征精神的具体史实。第三问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上是中央的“左”倾错误,客观上是敌人力量的强大。第四问要求准确的记忆课本,可从保留了革命的种子、锤炼了革命的种子、传播了革命的种子三个方面作答。
举一反三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确立于
A.中共“二大”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遵义会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    (   )
A.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B.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完成了红军的战略转移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
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如何?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都经历了从“走俄国人   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请你结合史实分别说明这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各自的结果如何?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问红军在什么背景下开始长征的?简述红军长征的经过。在事实上重新确立***为红军***的会议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名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式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式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引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 边界的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统治阶级的***,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引自***《井冈山的斗争》
(1)结合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结合学过的历史,说明材料二提出的观点。
(3)结合学过的历史,说明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有什么的特点?红军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建立根据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