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斗争策略,表述正确的是A.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国民党集团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反对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始终力争与

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斗争策略,表述正确的是A.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国民党集团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反对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始终力争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斗争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A.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国民党集团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反对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D.始终力争与资产阶级各派别联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表述错误,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严重。中共的斗争策略也发生了变化。由“反蒋抗日”变为“通(联)蒋抗日”,此时中共没有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D项也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前后中共的主张和策略,“始终”一词表述错误,故B项正确。
举一反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进行土地改革,其富民目的的核心是
A.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B.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
C.调整生产关系,消除封建剥削
D.大力发展农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开展土地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表明中共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是***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C.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物
D.主要是为了配合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2 年10 月(国民政府)以“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名义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这个条例规定:凡被国民党军队攻占的已经实行过土地革命的地区,均组织“农村兴复委员”,对已被“分散之田地及其他不动产”,“一律以发还原主确定其所有权为原则”。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以邓演达以代表的第三党在纲领文件《政治主张》中规定)由国民会议规定土地法。确定农户占有耕地的最高额与最低额,及国家收买土地的定价法,国家以全国国有土地为抵押,发行50 年长期公债,将最高限额以外的私人土地和公共团体的土地收买为国有,将一切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及其他反革命团体的全部财产没收为国有,将所有收为国有的土地,分配给耕作的农民,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和收益权,土地不得私行买卖。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20 世纪30 年代***制定的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以农民原来所耕种的田地为基础,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胡华《中国革命史讲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土地政策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问题?
(2)归纳指出材料二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主张和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二中主张的相同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这一看法忽视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国统区扶植合作社发展,中共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请阅读下图,能看出根据地分布的特点有

①大多建于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
②远离大中城市
③地处两省或数省交界处
④山区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