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先后有26万多人从沦陷区和国统区进入陕甘宁边区,使陕甘宁边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了17%。这一时期人口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有①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先后有26万多人从沦陷区和国统区进入陕甘宁边区,使陕甘宁边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了17%。这一时期人口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有①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先后有26万多人从沦陷区和国统区进入陕甘宁边区,使陕甘宁边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了17%。这一时期人口大量迁往边区的原因有
①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②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③陕甘宁边区政府政策的感召         ④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抗战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的大量移民主要来自沦陷区和国统区,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导致大批难民逃到陕甘宁边区;中共边区政府的政策也吸引民众从国统区迁至陕甘宁边区。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史实;④并不是人口迁移的原因。故选C。
举一反三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2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71万;宝鸡由7~8千人增至11万,昆明由10多万增至40多万;湖南衡阳也由10万人增至40万人等等。”上述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国民党将首都由南京迁到重庆
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迪威》一书中记载:1944年,为了说服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合作态度,并同意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团,罗斯福决定派副总统华莱士赴华访问。他要华莱士转告蒋介石:“如果蒋委员长不能解决好共产党问题,他这位总统就无法使俄国人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这表明罗斯福
A.希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B.担心国共关系影响美苏合作
C.赞赏中共敌后战场抗战D.关注中国战场防御阶段战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纸币最有可能发行于

(纸币上文字:晋察冀边区银行  一百元)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