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

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1938年4月9日”、“津浦线”、“中国军获胜”,结合已学史实可以判断材料是对抗战防御阶段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适地适产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日本本土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工业
②在东北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
③在华北发展矿业、盐业
④在华中容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开发西北为我国当前要政》,认为“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 。这年3 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何应钦的言论和国民党决议的着眼点是
A.复兴西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的地位  
B.B.建设西北以便利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C. 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整体发展     
D. 为应对日本侵略深入作持久抗战准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937-1945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
C.目的是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D.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指出:“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材料表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意图是
A.推动殖产兴业B.进行原始积累C.摆脱国内困境D.遏制中国近代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近来,钓鱼岛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不禁让人回想起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的曲曲折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1)根据材料一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各举例说明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的罪行,(6分)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
战场
东南亚
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四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结合l9世纪末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四中恩格斯观点的合理性。(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