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一则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国民政府发动徐州会战B.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七七事变始末D.

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一则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国民政府发动徐州会战B.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七七事变始末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一则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A.国民政府发动徐州会战
B.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七七事变始末
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图片中内容是国民政府发表的抗战声明,A D两项发生在193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1937年8月卢沟桥事变已经结束,C项表述与材料不符,只有B项在时间特征上与题意相符合,答案选B项。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高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举一反三
《东史郎日记》这样写道“战争是什么?战争二字就是残忍、悲惨、暴虐、放火、屠***等惨无人道的众恶之极的概括性代名词。所谓战争,就是包括了一切非人道的罪恶无比的巨大的恶魔口袋,它荼毒生灵,破坏良田,摧毁房屋,肆意暴虐,毁灭文化,使人间变成地狱,导致无数的生灵成了孤魂野鬼。”运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史实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
①南京大屠***  ②旅顺大屠***  ③建立七三一部队 ④大“扫荡”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视剧《亮剑》中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他们能够合作共同抗日,其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八年抗战(1937~1945)相关的是
A.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D.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
D.《论联合政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l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l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恩格斯在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的一封信中说:“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地“屠***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分)
(2)结合l9世纪末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二中恩格斯观点的合理性。(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