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是核心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据此回答:(1)你认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其必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是核心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据此回答:(1)你认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其必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是核心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据此回答:
(1)你认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其必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中国现代化运动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由地主阶级中一个派别进行的,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你认为这一实践的积极作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3)在现代化的探索方面,从政治现代化的层面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独特贡献是什么?(4分)
(4)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的内涵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答案
(1)一是民族独立,二是社会民主。(2分)(2)积极作用: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1分)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分)也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冲击传统教育,促进了教育近代化。(1分)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彻底变革封建制度。(1分)(3)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使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经济技术层面步入政治制度层面,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2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形成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2分)(4)正确道路: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启示:①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必须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实际出发,走自已的路;③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④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⑤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任得其中两点,可得2分)
解析
解(1)问,要结合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结必备的前提条件一是民族独立,二是社会民主;解(2)问,首先要判定中国现代化运动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洋务运动,其次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不难概括其积极作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解(3)问,在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独特贡献”时,注意题干限定在政治现代化方面,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不难概括二者的贡献;解(4)问,在答新时期“这条正确道路的内涵”时,要简明扼要;在答启示时,既要多角度思考,还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材料三: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统计图

材料四:(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的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得到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简述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四分析这种变化的必要性。
(4)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要加快实现工业化应走什么样的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
C.小农经济 = 手工业 + 农业
D.江南制造总局 = 民族资本家+ 资本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师夷长技以自强”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区别在于
①根本目的不同
②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属性不同
④影响不同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是工业化的起步,这主要是指
A.中国开始出现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B.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C.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矿冶、交通、机械制造等近代工业
D.引进了西方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主要指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英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相比,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在直接原因、领导力量、起步领域、资金来源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