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颁发下图凭证的目的是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

国家颁发下图凭证的目的是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来源:
国家颁发下图凭证的目的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
答案
举一反三
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03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  
庆祝公私合营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 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活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个村的调查,有1078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有20户。
(1)根据材料1,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自耕农自身发展出现哪些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3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3)材料3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其实质是
[     ]
A.彻底摧毁土地私有制
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