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吾畴昔确信…… 决不适于…… 欲……宜……而……似莫如…… 虚存之”等关键词可知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制。这句话出自于梁启超,君主立宪制是梁启超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体制,发表《变法通义》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
举一反三
梁启超说:“中国之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谚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梁启超所说改革不见成效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 | B.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 | C.改革力量弱小 | D.改革派手中没有实权 |
|
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 |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
|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