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力提倡民权、西学,都不同程度的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袁世凯的执政时间是1912年3月至1916年6月,而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此不符。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只适合新文化运动而不适合戊戌变法。故选C。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举一反三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粱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巳。”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举中国万里之土壤,历二千四百年之绵暖,合数万后王卿士绅缨民庶妇孺之礼俗,所信受奉行,诵读尊敬者,岂非先圣孔子之遗教耶?夫孔子之道,本于天,人之性出于天,故因人性以为道,若男女食味被服别声,人之性也,但品而节之,而不绝之,故至易至简,而人不可须臾离其道也。苟非若婆罗门之去由出家,墨子之非乐不歌,则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非惟中国人,凡人之为人,有生我者,有与我并生而配合同游者,有同职事而上下者,则因而立孝慈友弟义顺忠信笃敬之伦行。苟非生于空桑,长于孤岛无人之地,则是道也,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教须臾而不能也。非惟中国为然也,恻隐羞恶谋虑进取,人之性也,扩而充分之,以为仁义智勇之德,虽禽兽亦有是一二焉,但不能合而扩充耳。则是道也,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子教须臾而不能也。……
故灭国不足计,若灭教乎,则举其国数千年之圣哲豪杰,遗训往行尽来灭之,所祖述者,皆谓他人父也,是与灭种同其惨祸焉。何其今之人,不自爱国,乃并数千年之文明教化,与其无量数圣哲之心肝,豪杰之骨血,而先灭之欤?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子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
──康有为《孔教会序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康有为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在其规章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这从根本上说明
A.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性B.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反封建的不彻底性D.京师大学堂对封建教育体制的冲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