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007年11月23日电香港文汇报援引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英国一个展览展出10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下列服装你认为最有可能入展的是  [     ]A.中山装

中新网2007年11月23日电香港文汇报援引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英国一个展览展出10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下列服装你认为最有可能入展的是  [     ]A.中山装

题型:0103 月考题难度:来源:
中新网2007年11月23日电香港文汇报援引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英国一个展览展出10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下列服装你认为最有可能入展的是  [     ]
A.中山装

B.列宁装

C.红卫兵装

D.休闲装
答案
举一反三
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     ]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材料三中,从图1到图2,从图3到图4,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令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 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诫非所宜。”——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2 西服和中山装


图3 “文革”时让人们的衣着


图4 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戊戌变法时期,有这样一首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放足
C.废除跪拜礼
D、改变丧葬制
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     ]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没有作用
B.守旧势力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民众的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