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作为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1898年陆续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为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1898年陆续送呈光绪御览。 材料二: 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翁,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洄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编撰《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等书并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2分)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做出你的判断,(1分)并说明理由。(4分) |
答案
(1)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推动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 不矛盾(1分)。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且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分) (2)不准确。(1分)因为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2分)而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2分)。两说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7分)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
(15分) 材料一 清末变法改制前,我国的司法制度自古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 ——郭志祥《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 材料二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l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 ——节选自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 (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9分) |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 )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A.君主立宪制 | B.民主共和制 | C.三权分立制 | D.君民共主制 |
|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 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