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精神的是:A.1922年,苏维埃某农民把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B.1923年,苏维埃某农民粮食获得丰收,他雇用两个劳动力帮忙抢收

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精神的是:A.1922年,苏维埃某农民把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B.1923年,苏维埃某农民粮食获得丰收,他雇用两个劳动力帮忙抢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精神的是:
A.1922年,苏维埃某农民把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
B.1923年,苏维埃某农民粮食获得丰收,他雇用两个劳动力帮忙抢收小麦
C.1924年,红色资本家哈默取得列宁格勒汽车厂的经营权
D.1925年,某资本家获得顿巴斯煤矿的开采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1925年,某资本家获得顿巴斯煤矿的开采权。这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所以选D。
举一反三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
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总是在调整和改革中不断发展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1921年夏天,23岁的他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81岁时他进入中国,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
材料二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
材料三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这一举动在当时及至后来成为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美谈。对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评价中国未来的行动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小题1:哈默的经历反映了当时苏中两国进行了怎样的政策调整?(4分)
小题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
小题3:***回赠“飞乐股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如何认识基辛格所说的“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