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俄(苏)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 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

图为俄(苏)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 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为俄(苏)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 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一批马匹,把马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渡过饥荒。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的口号,这表明( )
A.农民从根本上反对苏维埃政府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思想觉悟不高
C.农民要求恢复沙皇专制统治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2分)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的影响?(1分)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请问罗斯福新政哪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权益?(2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2分)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2分)
(3)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4)材料四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三则材料有何联系?(4分)
(5)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2分)
(6)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苏俄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A.1913年至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
B.1921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
C.1925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战前的产量
D.1923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形势,(苏俄)党内有些同志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