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

(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
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说:的确,我国播种面积已经达到战前标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是的,这是事实。粮食总产量在去年已经等于战前生产标准,就是说已经达到五十亿普特,这难道不是事实吗?这是事实。尽管如此,我们所生产的商品粮食却比战前少了一半,而输出国外粮食比战前少了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这是什么原因……这首先和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使我国农业的结构发生了转化,使它从生产商品粮食极多的地主大经济和富农大经济转为生产商品粮食极少的小农经济和中农经济……农业中的大经济,不管是地主经济、富农经济还是集体经济,它的力量就在于它有可能采用机器,利用科学成就,使用肥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生产的商品粮食最多。相反.小农经济的弱点就在于它没有或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因此,它是半消费性的,出产商品很少的经济。   
材料三  (1953年)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摘自《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近几年来农业增长的速度减慢了。农业发展计划没有完成。农作物收获量提高得很慢。在这段时间内,肉类、奶类和其他一些产品的生产同样增加得不多。这一切给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破坏集体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工人在提高公有经济方 面的物质利益原则以及破坏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结合的原则,这些是农业落后的基本原因。在领导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主观主义,这导致了在农业计划、拨款、贷款方面以及价格政策上的错误……
——摘自《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2分)有何影响?(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问题?(2分)斯大林认为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据此,他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后果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农业依然落后的主要原因。(4分)赫鲁晓夫为促进苏联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农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5)从上述苏俄(苏联)各阶段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成效中,你认为政府应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4分)
答案
(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影响:赢得了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问题:农业发展状况落后。(2分)原因:小农经济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2分)
政策: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2分) 后果: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建立起来,小农经济被消灭;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导致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4分)
(3)原因: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关注农民的经济利益,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分)。措施: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停止集体农庄的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组织开荒,大规模种植玉米。(6分,列举三点即可)
(4)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在分配上强调物质利益;在领导方面的主观主义错误。(6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5分)
(5)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
解析

举一反三
图片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轨迹。下图所示场景发生在
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缴纳粮食税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沙俄B.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苏俄
C.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苏联D.“一五”计划完成后的苏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比1913年增长7%,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D.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时期的农业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做法包括
①将企业收归国有              ②实行新的土地政策
③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④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6分)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特点、结果各如何?(12分)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1年底,基辅郊区农民彼得洛夫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集市出售,结果是
A.管理人员依法征收了税额B.粮食被没收
C.他只能售一部分D.行为合法,无人干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