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 446
| 6 620
| 7 860
| 8 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材料二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39年的87.4%。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的。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四 中国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1978
| 3645
| 1132
| 57.5
| 67.7
| 2006
| 218071
| 39500
| 35.8
| 43
|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苏联)从1913年至1925年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1年至1925年农业生产呈现该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30年代初苏联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并运用有关史实对材料所述“改进和补充”加以说明。(5分) (4)综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可以看出美苏的做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