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经济体制只有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经济体制只有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同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3分)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3分) 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怎样的调整?(6分) |
答案
(1)政策:新经济政策 特点: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或利用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 (2)①制定经济计划; ②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③建立福利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改革调整的成功范例。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这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12分)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2分) (3)请你分别总结这三次“改革调整”成功的主要经验。(16分) |
(24分)东北亚(下图)是当今世界性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来,也成为世界性大国长期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 材料一(图一):
请回答 (1)指出图中19世纪60年代进行改革的三个国家(字母及相应社会改革)。(3分) (2)20世纪50-70年代,该地区哪三个国家先后实现经济起飞? (按时间先后写出三个国家的代表字母及名称)。指出三国实现经济起飞的历史机遇和共同措施。(9分) 材料二(图二):
请回答: (3)材料二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 参照图15 、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10分) |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实现国家工业化 |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
|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材料反映的是( )A.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为战争进行动员 | B.苏俄为巩固新政权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苏联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 | D.苏联为应对德国法西斯入侵进行战争动员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 446
| 6 620
| 7 860
| 8 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材料二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39年的87.4%。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的。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四 中国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1978
| 3645
| 1132
| 57.5
| 67.7
| 2006
| 218071
| 39500
| 35.8
| 43
|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苏联)从1913年至1925年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1年至1925年农业生产呈现该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30年代初苏联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并运用有关史实对材料所述“改进和补充”加以说明。(5分) (4)综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可以看出美苏的做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