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2分)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及后来僵化的主要原因。(4分)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3分)
(4)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2分)
答案
(1)新经济政策。(2分)利用货币、商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
(2)罗斯福。(2分)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2分)
(3)突出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分)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有效的改革。(2分)
措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对外开放格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3分,任意三点即可)
(4)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
解析
(1)俄国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后实行新经济政策,注重市场的作用;(2)注意“政府干预”的提示;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回答即可;(3)“苏联的模式”主要指的是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分析其僵化原因时可从苏联日后改革的失败原因分析;中国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注意结合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回答;(4)注意市场和国家调控的作用。
举一反三
如果从经济发展角度去探讨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人   们会发现其最终失败的共同因素主要是                                      (    )
A.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决策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关注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D.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新政的相似之处是:(1)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2)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3)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4)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农业
A (1)(2)B(1)(3)C(2)(3)D(2)(4)
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的一份报纸对该国实施的一项政策发表了社论,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道路已经指明,我们循着方向正确前行”。该政策最有可能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l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    )
 
A.消除了阶级矛盾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D.适应了当时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