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轨迹。下图所示场景发生在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缴纳粮食税[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沙俄B.20世纪2

图片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轨迹。下图所示场景发生在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缴纳粮食税[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沙俄B.20世纪2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图片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轨迹。下图所示场景发生在
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缴纳粮食税
[     ]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沙俄
B.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苏俄
C.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苏联
D.“一五”计划完成后的苏联
答案
B
举一反三
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允许自由贸易③恢复私人小企业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比较,相似之处是[     ]
A.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乃是人类第一次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罗斯福新政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1)十月革命后,苏联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罗斯福是如何执行现代化方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