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来源: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
举一反三
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苏俄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B.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因为工农矛盾激化而被迫中止
D.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
A.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的经济封锁
B.苏俄国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很大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习化了。苏联***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   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列宁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对苏俄的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