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
A.苏联、日本、德国B.中国、德国、日本
C.中国、美国、德国D.苏联、美国、日本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意为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了三种思想和潮流。苏联的计划经济日益显示出力量,马克思主义壮大;美国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而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相继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答案为D。
举一反三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     ]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施新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把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在叙述苏俄新经济政策时写道:对于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促使俄国更好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B.新经济政策把超前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现实的状态
C.新经济政策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倒退
D.新经济政策仍是社会主义性质
题型:011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