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工业化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体现了“斯大林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没有改善民生,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斯大林模式的前期推动了苏联经济发展,使苏联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A表述不合史实;B、C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偏离了材料的主旨,故选D。
举一反三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A.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则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苏联***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 前进,四位***分别下达命令,其中,调侃斯大林改革措施的是:
A.“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B.“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C.“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D.“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