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等中央领导当时认为,对斯大林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等中央领导当时认为,对斯大林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公开批判斯大林……***等中央领导当时认为,对斯大林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为此,***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1956年12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认为,斯大林的错误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无关,因此纠正斯大林的错误,并不需要纠正这些制度……否则,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就是修正主义。                    
——选编自林蕴晖《1960年代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争》
材料二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论十大关系》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态度。(5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除《论十大关系》之外还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5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 “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作者为什么却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3分)
答案

(1)变化:从揭露弊端到基本维护
(2)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并明确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文艺战线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编制科学发展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热潮。
(3)历史根源: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论十大关系》中,中共认为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应该否定;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中共却认为斯大林个人有错误,但对斯大林模式持肯定态度。(2)1950年代中后期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有: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发表“双百”方针的谈话;还有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3)1992年春天,***南巡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主要因为“计划经济”模式长期困扰人们的思想。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即可看出***南巡是必然的,当然也有***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贡献。(4)从上述材料中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谈话的核心和根本问题是在论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点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苏联一道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坎坷之路,也都各自开创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所不同的是苏联在形成斯大林模式之后尽管也有改革,但始终未能突破这一模式,最终造成苏联解体的可悲局面,而中国在经历了十几年改革开放之后最终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认清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找到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举一反三
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    )
① 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 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 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 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D.国有制和私有制的并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农业自由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0年,苏联生产了1830万吨钢,即等于1913年的4.5倍;16600万吨煤,即等于1913年的5.5倍;3100万吨石油,即等于1913年的3.5倍等。以上材料反映出苏联
①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