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A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 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 年苏联人均GNP 为3396 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 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 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 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 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 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 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 平方米, 为西方国家的50% ;第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 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解决苏联社会存在的问题,50年代以后,苏联曾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时期,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余粮收集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因为农业集体化运动[     ]
A.压缩了农业生产的相关指标
B.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其目的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正是他(斯大林)的天才的预见以及对工人阶级斗争的卓越领导,保证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各种宏伟的、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任务。”这反映了[     ]
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
D.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