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俄率先实现了突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措施

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俄率先实现了突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俄率先实现了突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措施,所以是完全错误的
B.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所有农产品的权利
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仍属于修补性的变革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因为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措施,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不选A。B错在“所有”农产品的权利,所以所以不选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因为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因为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所以D本身错。C没有任何错误。
举一反三
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B.重点放在农业上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戈尔巴乔夫曾指出:“靠号召不可能培养人们对社会主义财产的主人翁态度。关键是使人们能够影响生产的安排,劳动成果的分配和使用:就是说,要加深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自治。”他认为,“不是工厂、车间、农庄的真正主人,就不可能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戈尔巴乔夫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A.取消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指令性计划B.把政治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C.把国家部分生产资料分配给劳动者D.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经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征集制”
B.“开垦、开垦、再开垦”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让苏联人民遭受痛苦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
C.人民对赫鲁晓夫表达不满D.苏联政府公信力出现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根据材料分别提取两国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