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

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

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步履蹒跚地跨进了20世纪80年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起伏的概况,这种起伏与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有什么联系?(5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对赫鲁晓夫的如下评价:“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5分)
答案
 
(1)20世纪50年代末和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相对较高,这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的改革措施有关。但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体上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赫鲁晓夫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解析
回答第(1)问时,要仔细观察图表,指出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起伏概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起伏与苏联经济改革的联系;第(2)问,要从赫鲁晓夫改革既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又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角度加以分析;第(3)问,可结合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
举一反三
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造成这一结果的苏联***是(  )。
A.勃列日涅夫B.斯大林
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当时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
B.引起了苏联和整个世界的震惊
C.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个人品质
D.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大会上,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用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轻工业上
B.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C.综合国力未得到增强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是(  )。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