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外贸中钱庄的作用,而且选择19世纪70年代来考查(它没有选取40年代或19世纪末那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事物入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如果考查知识点能够涉及殖民贸易、世界市场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会更好一点。
“重庆商人在上海采办洋货”就是洋货内销的体现,钱庄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借款和代为付款的金融中介作用,即是重要作用,故选D。A、B、C三项在题中材料中也不能体现,其中A项这种绝对表述不符合史实,当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还是有限的。
举一反三
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下图反映了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