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颇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颇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A.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 C.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 D.洋务运动的开展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纷纷破产,为了生计,很多人开始进城务工,所以出现材料中“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的情况。所以答案选A。 |
举一反三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含天津)
| 江苏(含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湖北
| 奉天
| 其余省份
| 58%
| 19.82%
| 5.37%
| 4.22%
| 3.96%
| 2.56%
| 2.43%
| 2.43%
| 1.02%
|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B.民族工业分布遍及全国各地 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D.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
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主人公出身低微 | B.受到帝国主义的阻碍 | C.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
|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其专业。清华大学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这次调整的目的是A.适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需要 | B.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 | C.创办与国际接轨的高等院校 | D.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
|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 |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 D.“文化大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
|
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项目
| 年代
| 1949—1966
| 1967—1976
| 1977—1986
| 1987—1996
| 家庭出身
| 26.6
| 28.8
| 12.66
| 15.6
| 政治面貌
| 30.5
| 23.5
| l5.5
| l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依据该表,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发生怎样的变化? A.由重视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到更重视学历B.由重视政治生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择偶标准越来越自由,择偶选择多元化 D.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学历都重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