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范仲淹因进谏遭受黜责。朱熹对此评价称“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在朱熹看来A.范仲淹的行为促使皇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大臣抵触皇帝,破坏了“理”

北宋范仲淹因进谏遭受黜责。朱熹对此评价称“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在朱熹看来A.范仲淹的行为促使皇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大臣抵触皇帝,破坏了“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北宋范仲淹因进谏遭受黜责。朱熹对此评价称“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在朱熹看来
A.范仲淹的行为促使皇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大臣抵触皇帝,破坏了“理”和“礼”。
C.范仲淹的行为是“发明本心”的结果。
D.范仲淹提振士人气节,是“理”的体现。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朱熹的意思是:本朝只有范文正(范仲淹)振奋士大夫的风气的功劳是很多的,可见朱熹认为范仲淹提振士人气节,故D项符合题意;宋初就开始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与范仲淹无关,故A项错误;B项意思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发明本心”是心学的主张,故C项错误
举一反三
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崇尚红色而忌讳白色,但是晚清民初以后“通都大邑之女子,无不穿一套缟素(白色)衣裳矣。”这种变化主要受
A.经济水平的影响B.民族危亡的影响
C.民族工业的影响D.西洋风尚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日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D.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A.第一届人大代表来源高度集中        B.文化落后的农民阶级无法担任代表
C.国家政权中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人大代表选举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亚欧非大陆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埃德蒙《世界史:大时代》
材料三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促使东西方“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因素。(12分)
(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8分)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财富“500强”跨国公司的变化,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国家/年份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8
134
126
148
155
日本
111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他
47
48
41
14
10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