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政体有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用最无学识的人的观念就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我假定了三个定义,或毋宁说是三个事实: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定了的法律;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人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法]孟德斯鸠《论法精神》
材料三 全国人大先后通过1988年的七届一次会议、1993年的八届一次会议和1999年的九届二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三次修正。其中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中关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进了宪法第五条。……在宪法第十一条中明确写上“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李正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与修改、修正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君主政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拿破仑在改造法国社会的实践中又是如何体现这种政体的?(5分)
(3)用一句话概括1982年宪法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业知识分析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意义。(5分)
答案
(13分)
(1)以法治国(1分)。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的统一,都起到了重大作用(1分);其法治思想被儒学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1分)
(2)本质特征:法律至上。(1分)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2分)颁布《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2分)
(3)地位: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分)
意义: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保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法律上保障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2分)并将“依法治国”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韩非子认为:“治民无常,唯以法治”,主张依法治国。法家学说为秦朝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法治思想被儒学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过遵照固定的和确定了的法律”,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本质特征。第二小问从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等方面概括回答。
(3)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中关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举一反三
(11分)2013年12月26日是***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时代,我国的政党建设、国防外交、科技教育等领域都有新的建树,为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全国解放前夕,***就告诫全党:“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
——孙道同《试论***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贡献》
材料二 ***时代,特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9月9日***逝世这一段的中国历史时期。……***时代的成就引导后人更上一层楼,而***时代的教训也警示后人避免再走弯路。
——摘自百度词条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又具体而生动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励精图治、探索真理、开拓进取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3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时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执政理念进步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主张不属于老子的是
A.“忠恕之道”B.“天法道,道法自然”C.“无为而治”D.“守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的题词,旨在
A.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B.提高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D.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