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 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由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此时期建交最广泛的地区是东欧,结合此时期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可知,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关系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
举一反三
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
①中苏关系破裂 ②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③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 ④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
读下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
①欧、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①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
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 | 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 | 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 |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 |
|
(25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1982——2005年南京户(家庭)规模的构成(%)
材料四: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2分)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82到2005年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5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老龄问题”产生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