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4分)   
答案

(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3分)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3分)
(3)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问的巨大区别。(2分)看法:循序渐进、创新与借鉴(革命与改良)都是制度转型的有效方式;妥协与斗争都是制度转型的策略。(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信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再联系英法美等国的政体虽有不同,但是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2)注意材料信息,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说明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说明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说明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3)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虽然进行改革,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客观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抵制革命,而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实际上加强满洲皇族的权力,因此作者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问的巨大区别。至于看法要论从史出,可从制度转型的进程、有效方式、策略等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  )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8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4分)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数量
占比(%)
行业
数量
占比(%)
机械工业
181
40.4
食品加工
22
4.9
化学工业
56
12.5
教育用品
37
8.2
电器工业
29
6.5
矿 冶
8
1.8
纺织工业
97
21.7
其他工业
18
4
 
A. 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 战时需求的刺激
C. 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 官僚资本的膨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