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阐释了佛教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日一食。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阐释了佛教的“生死轮回”B.宣传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批驳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与“天人感应”说针锋相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原文出自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他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举一反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请问驱使他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    )
A.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敬仰B.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美国民众的呼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完成:(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 3分  )
(1)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2)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3)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二)理论指导:
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6分)
(三)问题研讨:
“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形容40年前(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下列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