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26分)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简单适应和利用时代。第二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征服时代。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时代。请回答:
(1)在古代社会,人类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以维系自身的生存。(4分)
(2)列举中国古代论述人与自然关系(天人)问题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6分)
(3)1952年伦敦大雾,造成2万多人死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集体反思。许多人认为这场灾祸源于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但也有学者尖锐指出,这是“上帝对欧洲的惩罚”,灾祸源于14-16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西方有必要来一场真正意义的文化革命。你认同上面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本小题10分;认同第一种观点并言之成理者,得6分;认同第二种观点并言之成理者,得10分;只选一种)
(4)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工业化取得最大成就的时期,也是环境公害最严重的时期,而现今的美国却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时代。为什么美国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6分)
答案

(1)(4分)采集、狩猎、农耕、放牧(任答2点4分)
(2)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道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儒家董仲舒,天人合一。(任答2点6分)
(3)第一种:我认同1952年伦敦大雾灾祸源于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6分)
理由:①两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和内燃机的使用,煤和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造成严重污染;②钢铁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业发展、汽车的普及也造成严重污染;③城市化和城市规模的过度扩张等。
第二种:我认同1952年伦敦大雾灾祸源于14-16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10分)
理由:①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肯定人性,批判宗教禁欲主义,肯定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特别是物质的追求(2分),造成“人欲膨胀”, 追求享受,挥霍浪费;(2分)②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力量和智慧,认为人可以知识来改造自然获取幸福,确立了人在宇宙的核心地位(2分);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也加剧对自然的破坏(2分);同时使人类迷信科学,自我崇拜,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2分(如答宗教改革和进化论等内容言之成理者都给分))
(4)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经济转型,90年代新经济崛起;经济全球化加速,美国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法案,民众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等。(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的是历史基本常识,在古代社会,人类维系生存的方式主要有采集、狩猎、农耕、放牧。
(2)考查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比如: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道家老子,道法自然;儒家董仲舒,天人合一等等。
(3)是道开放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启示。首先应该归纳出材料观点有哪些,主要观点是:灾祸源于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西方有必要来一场真正意义的文化革命。然后现在一个最有把握观点,结合教材的史实说明即可,比如:蒸汽机和内燃机的使用、城市化过度扩张、文艺复兴等历史事件。
(4)结合美国的实例,实际上考查了美国能够生态保护的原因。结合教材的该时期的国际背景和美国政策回答,主要因素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加速、环境法案、民众环境保护运动等,特别建议学生将类似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积累,然后结合题目具体运用。
举一反三
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C.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D.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于2013年3月25日抵达南非,参加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第五次***峰会。这次峰会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该峰会的召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传统的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B.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
C.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金砖国家加快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和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出
A.中国经济中心的转移趋势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D.政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影响经济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29年,杰克逊上台以后,提倡“官职轮流”。他认为,“所有官员的职责都是简单明了的,任何有知识的人都能很快掌握它。……没有一个人享有任何比另一个人更多的当官的固有权 利。”因此他主张轮流当官。美国史学界一般都称杰克逊为“分賍制的“开山鼻祖”。“赃物属于胜利 者,,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任命官员时,主要考虑的是党派或私人的利益,而不是屐行公职的能力。……1883年1月16日,美国总统阿瑟正式签署批准了由俄玄俄州民主党参议员彭德尔顿提出 的改革文官制的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官职任命必须根据才能,无才或不合适的人应该通过竞争考试加以淘汰。该法的要点如下:(一)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 用后必须有一个见习期,表现合格者,才列入正式的等级文官;(二)文官不准参与政治活动;(三)取 消政治捐款,拒绝捐款的人不得被免职或受其他伤害;(四)不准任何官员或议员接受金钱或其他贵重物品,违者将受罚款或拘禁;(五)设立总统直辖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管理文官考试,保证考试 中的“正确、统一和公正”,防止出现泄密和舞弊等情况。违者要处以一百至一千美元罚金或十天至 一年的徒刑。情节严重者同受两种处分;(六)经常酗酒的人不得担任或保留任何官职。
——摘编自王靖儒《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文官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 目的科技,不是浩瀚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 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材料二  1918年7月第五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规定,全国性的立法文件由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及人民委员会负责。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一切政务总的管理属于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为实施此项任务有权颁发一切法令、指令及命令并采取为保证国家生活正常,快速运转所必需的任何措施。人民委员会发布的具有全局政治意义的一切决定及决议,须提交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但凡“刻不容缓的一切法令及全国性措施, 其中包括一切军事立法措施,一切必由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负责的措施以及外交措施,必须经人民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1)根据材料一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把总统关进笼子里”的。(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政体的特点。谈谈你对上述两种政治体制的认识。(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