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A.该宪法在198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A.该宪法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修订通过 | B.该宪法使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 C.该宪法在修订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 D.该宪法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可知该宪法是指通过修订之后的1982年宪法,这次宪法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1954年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进行修正,它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巨大进步,答案选C,A 项说法错误,该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B项是在1954年中得以确立,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点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出台之前一直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雏形,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文革”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举一反三
周恩来在尼克松访华前夕提交的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由于尼克松内外交困,所以,他强烈要求访华,他来时,不得不带些东西来。”材料表明 ①中美关系结束了对抗,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存在 ③中苏友好结盟关系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 ④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A.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 B.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 C.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 D.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
|
1873一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在于自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主张?(3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5分) |
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探索、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一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之初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2分) (2) “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2分)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2分) (3)“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