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克松访华前夕提交的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由于尼克松内外交困,所以,他强烈要求访华,他

***在尼克松访华前夕提交的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由于尼克松内外交困,所以,他强烈要求访华,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尼克松访华前夕提交的一份内部报告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由于尼克松内外交困,所以,他强烈要求访华,他来时,不得不带些东西来。”材料表明
①中美关系结束了对抗,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存在
③中苏友好结盟关系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
④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尼克松访华前夕提交的一份内部报告”说明此时尼克松尚未访华,两国关系还未实现正常化,①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说明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存在,“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说明中苏友好结盟关系破裂,同时能说明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与苏联争霸的需要,②③④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B。
点评:中美建交深受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②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屯兵于东北造成威胁,也要改善中美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缓和、乃至建交,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愿望和利益;③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
举一反三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占总数的86%。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它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A.不结盟运动正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B.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D.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73一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在于自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主张?(3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探索、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一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八大在这一探索之初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贡献?(2分)
(2) “六五”计划期间(1981~1985),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2分)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2分)
(3)“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至明朝中期,理学不断发展。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物皆有理,格物致知B.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