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历了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而前仆后继,先后走过了“日本人的路”、“美国人的路”、“苏俄人的革命道路”、“自己的革命道路”、“苏联的建设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 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 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六 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 五”(1986-1990):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 五”(1991-1995):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 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 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联的建设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别指的是什么?从两者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你得到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3分)
(2)我国通过“一五”计划建设,工业方面有什么重要改观?列举这期间我国建成投产的两个大型企业的名称。(3分)
(3) “六五”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紧抓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
(4)“八五”期间,***发表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此后,我国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分)
答案
(1)苏联的建设道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1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1分)
启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1分)
(2)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分)
大型企业名称:鞍钢、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2分)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分)
(4)解决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1分)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苏联建设的道路是指的斯大林体制。中国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僵化,弊端很多。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2)一五计划主要是建立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立了一大批大型企业。(3)六五计划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南方谈话主要是解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点评:建国以后,我们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的时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就能说明这一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1978年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东南沿海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②自然经济瓦解 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B.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难以独立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莲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仅去年上丰年***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