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始于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并未推翻清王朝,与题中辫子灭不符,因此BC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象征着清王朝的翎顶补服、辫子、等级礼仪等被“灭”。故选D。鸦片战争时期并未进行如此明显的习俗方面的变化。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辛亥革命后在社会社活领域里所发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也需要了解。 |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 ──《张謇全集》第1卷 材料二 据唐闸镇(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大生纱厂所在地)的老人们回忆,大生纱厂开工前夕,当地农民根本不知道工厂是怎么回事,因此不愿意进厂做工。张謇让人把工厂门打开,开动安装好的机器,任由当地农民来参观。……农民们一算,进厂做工比在家织布挣钱多,纷纷前来报名。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特别是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重打击。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经济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不愿意进厂做工”的社会背景。(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8分) |
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1912——1916
| 15956
| 118
| 0.74
| 1917——1921
| 39269
| 798
| 2.03
| 1922——1926
| 43074
| 390
| 0.91
| 1927——1931
| 55192
| 998
| 1.81
|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 ②传统农具仍是主要的劳动工具 ③保守观念是农民采用农机具的最大障碍 ④民国政府的倡导,促进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A.受到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 | 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 | 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的依据 | 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 |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B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 C
|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 D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地段
| 修筑概况
| 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
| 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 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
| 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
| 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
|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
| ——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⑴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6分) ⑵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9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